首页  通知公告  综合

谨防在用手机扫描“二维码”后被骗

不经意间,杂志、产物宣传页、户外广告、宣传海报、报纸、网站等多个媒体领域都印上了马赛克似的二维码,也渗透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身份识别、车船票、网络交友、电子购物、名片短信、公文发布等方面。二维码带给市民便利的同时,也带来不少“烦恼”。警方提醒,二维码技术已成为手机病毒、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之一,市民在扫描二维码时,应提高警惕防止被骗。

1 、扫描二维码为何会被骗。

    近期,媒体上关于使用二维码导致话费丢失或中毒的报道不少。市民小刘不幸也中招了,他在网上看到一家餐馆五折的优惠券,觉得很合适就扫了二维码,结果手机中毒了。现在二维码生成软件很普遍,制作二维码基本没有门槛。一些不法分子就盯住了时下年轻人热衷的电子优惠券、软件下载、网络支付等消费方式,将带有病毒、木马程序、钓鱼软件或者手机吸费软件的网页或者应用网址生成一个二维码,伪装成打折促销、中奖、优惠、热门软件或视频,诱导用户扫描。有些消费者看到二维码后,马上拿起手机拍一拍、扫一扫,在手机联网状态下,就会中毒,轻者弹出广告链接、下载垃圾软件,重者中病毒、木马后恶意发送收费短信、消耗上网流量、泄露手机里存储的通讯录、银行卡密码等隐私信息,更有甚者被虚假中奖、虚假银行、虚假充值、虚假购物等各类钓鱼网站欺骗,损失惨重。 

2 、如何识别二维码骗局?

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二维码的,在扫码前一定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知名正规的网站,特别是路边广告、电梯广告和不明网站上的二维码,需要下载和支付的二维码链接更是要加倍小心,注意看清楚提示信息,不能随意点击“确定”或者“同意”。使用的二维码识别软件要经过官方认证,从正规渠道获得,即使IOS、安卓等平台商店中也会出现一些假冒的、挂马的应用,一定要注意甄别,不清楚用途的软件不要安装,避免因为软件本身挂马而带来安全隐患。还要在智能手机中安装防病毒、防木马等安全防护软件,并进行有效地配置和定期检查,一旦发现有害链接,能够及时地提醒、阻止甚至清除。

3 、出了问题怎么办?

手机如果因为访问恶意二维码等方式中了病毒、挂上了木马、安装了吸费软件或者被窃取隐私信息,往往会比较隐蔽,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就中了招,但也会有些蛛丝马迹可循,比如:开机困难或者经常死机,按键反应迟钝,电池耗电量增加,运行的程序中出现了未知的或者不该运行的程序,莫名其妙弹出网页或者关闭程序,话费不正常增加,有不明的短信息记录等等,这些都可能意味着手机出现了异常,而且很有可能染上了病毒或者挂上了木马。一旦发现异常,建议用户先直接关掉未知的或者异常的应用程序,下载安装可信的第三方的安全防护软件对手机进行彻底的查杀,卸载不必要的、异常的应用,对于话费或者网上银行要尽快通过其他方式联系运营商或者银行,登录查询、中止交易、及时修改密码,如有经济损失应尽快向警方、运营商、消费者协会等部门报警,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。

Baidu
sogou